国产成人情侣激情小视频免费_国产成人片无遮挡无缓冲_国产真实深喉口爆91_国产呻吟大学生无套视频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藥用價值高 存世精品少 犀角雕:有巨大升值空間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09-12



近幾年的拍賣會中,犀角雕現(xiàn)身的次數(shù)多了起來。一場拍賣中,或幾件,或幾十件,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年春季,香港佳士得舉行的“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專場拍賣中,30件拍品全部成交。其中有兩件犀角雕的成交價都達到3986萬港元,刷新了犀角拍賣的最高紀錄。北京古天一“心有靈犀”犀角專場拍賣中,推出的15件犀角雕藝術品成交率同樣也達到了100%。業(yè)內人士表示,近幾年犀角雕的價格翻倍增長,但是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種子選手”連破紀錄

犀角雕場場百分百成交

在近幾年的國內拍賣市場中,總有一些亮點耀人眼目。中國工藝品之中的犀角雕無疑是破紀錄的“種子選手”。春拍中,北京保利推出的30余件犀角雕悉數(shù)成交,成交價過百萬的拍品過半,其中“清康熙犀角雕英雄杯”以716萬元成交。北京翰海推出的十余件明清犀角雕作品也是全部成交,多件拍品成交價過百萬。北京永樂精選的4件犀角雕無一流拍。而國內率先推出犀角雕專場的北京古天一拍賣公司也有不俗表現(xiàn),在其舉行的“心有靈犀”犀角專場拍賣中,推出的15件犀角雕藝術品成交率達100%,成交總額為6266.4萬元,創(chuàng)下了內地犀角雕專場拍賣規(guī)模最大、成交率最高、成交總額最高的紀錄。

北京永樂瓷器雜項部經理戴岱把國內犀角雕的火熱現(xiàn)狀歸因于今年佳士得春拍犀角雕專場的高價位、百分百成交。今年的5月底,香港佳士得春拍舉行“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專場拍賣,30件拍品全部成交,一舉創(chuàng)下2.4億港元的成交佳績,其中有兩件拍品達到3986萬港元,刷新了犀角雕拍賣的最高紀錄。同樣是香港佳士得,兩年前的成績也已不容小覷,其推出的著名犀角雕藏家霍滿棠的珍藏,作為全球首場的“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1)”拍賣專場,一共31件拍品,成交17件,總成交額達到4266萬元。

實際上,2005年的拍場上,犀角雕已風頭大起。在當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一件明代犀角雕雙螭海棠形杯以1140.56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當年中國文玩雜項的最高價,這無疑也影響了國內拍市。2007年的春拍,北京翰海、北京匡時等多家拍賣公司推出的犀角拍品,成交率平均在70%。中貿圣佳夏季拍賣會上,一件明早期犀角折枝花卉紋杯,還拍出了392萬元的價格。

業(yè)內人士稱,犀角雕近幾年的漲幅很大,幾十萬元的犀角雕已然是過去,過百萬的價格成為常態(tài)。但是相比于玉器這幾年的瘋漲,犀角雕漲得合情合理,是規(guī)律性上漲,步子很穩(wěn)。

藥用價值為其添色

亞洲犀角成為拍場重點

犀角雕刻古已有之,但是到明代中期,才成為一種藝術。明朝犀角的雕刻工藝逐步進入了繁榮時期,清代中期則達到歷史的鼎盛。從明代到晚清,小小的犀角杯由簡而繁,經歷了由質樸到奢華的演變。清代后期,國力衰微,進口的犀角料減少,且多作為藥材,所以犀角雕藝術走向衰落。在眾多犀角雕刻品中,犀角杯過半數(shù),這都源于皇家對其藥用價值的偏好?!侗静萁浖ⅰ穼ο堑墓δ苤髦味x為“解莨菪毒”,有清熱、涼血、定驚、解毒的療效。所以犀角雕刻成品多為杯子,以此飲酒,既可醒酒,又可得融于酒中的藥性,可謂至珍之酒器。

時間推向現(xiàn)代,仍有很多助長犀角升值的因素,第一,1973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了全世界涉及面最大的生物養(yǎng)護協(xié)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犀牛和大象均在保護范圍內,利用犀牛角完成角雕藝術成為歷史;第二,非洲犀角充斥市場抬高了亞洲犀角的價值。犀角有亞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分,非洲犀角制品到清代中葉乾隆時期開始大量出現(xiàn),其緣由是亞洲犀角絕跡后,人們用非洲犀角取而代之。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而且亞洲犀牛角的藥用價值是非洲犀牛角的20倍;第三,國人對于亞洲犀角存在著特殊的情愫。它存在于中國,滅絕于上個世紀,使得人們潛意識里對它十分重視。

犀角精品存世量少

藏品升值空間巨大

香港佳士得曾兩次推出“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專場,作為松竹堂主人的霍滿棠先生對于存世的亞洲犀角有過研究: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博物館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犀角雕收藏。愛爾蘭國立博物館藏有100多件犀角雕;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有60多件;芝加哥藝術研究院和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也有一定的數(shù)量;北京故宮博物院應該有120件左右;上海博物館有幾十件;南京博物館有4件;沈陽博物館有2件,其他大部分內地的博物館都沒有;臺北“故宮”只有4件雕刻完好的犀角,此外還有一部分藏于英國的各大博物館……他給出的結論是,存世犀角雕不足4000件,精工巧絕者少之又少,且絕大部分庋藏于全球各知名博物館和著名收藏家手里。

“犀角雕的價值還有上升空間。現(xiàn)在拍場上的犀角雕還不是最好的,自然也不是最貴的。海外收藏家手里還藏有一些上乘的犀角雕,只不過還不想拿來拍賣。等到犀角雕的市場再穩(wěn)定一些,說不定這些藏品會出現(xiàn)?!毕愀厶K富比中國藝術品國際主管仇國仕表示。

小百科

犀牛很久以前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了5個個體的犀牛遺骨。文獻記載中同樣也有關于犀牛的記錄。我國在史前時代曾有大量犀類動物生存,包括新疆地區(qū)、青藏高原周邊曾生存的巨犀種群。據(jù)甲骨卜辭記載,在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時代,犀牛即是殷人田獵的對象。戰(zhàn)國時期,在華北也有犀牛的存在,比如錯金銀青銅犀尊就是以犀牛為主題。而南方的楚國,更是以犀牛數(shù)量眾多著稱,更有資料表明當時楚國的軍隊都使用犀牛皮作為鎧甲。唐代至明代,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時有進貢犀角記載。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和環(huán)境的變遷,中國的犀牛逐漸減少。根據(jù)資料記載,中國最后一頭犀牛,被獵殺于1922年,是一頭中國小獨角犀(爪哇犀)。

區(qū)分亞洲犀角和非洲犀角的方法:

■亞洲犀角的底盤為馬蹄形,非洲犀角為馬鞍形。

■亞洲犀只有一只角,角短。長者約30厘米,短者僅10余厘米;非洲犀有兩只角,前角長,后角短。長者可逾80厘米,短者也有30多厘米。

■亞洲犀角味濃紋粗,非洲犀角味淡紋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