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傳聞未影響銷售 紅木家具一年漲三倍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11-09]
日前,一則紅木家具價格暴跌的消息從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傳出,一套8000萬元的10件套天價紅木家具,現在售價不到60萬元。令人咋舌的消息很快傳開,在紅木家具市場上空蒙上了一層陰霾。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廣州紅木家具市場,調查發(fā)現,紅木家具價格并未如傳聞中出現暴跌現象,不僅不跌,反而繼續(xù)出現穩(wěn)中有升的現象。
市場“暴跌”傳聞未影響銷售
近幾年,紅木家具逐漸成為消費者追捧收藏的寵兒,其價格一路攀升,消費群也由40歲左右中年延伸至年輕消費者。在2007年,紅木家具價格一度被爆炒至歷史最高峰,但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跌至低谷。
在游資的再度追捧下,2009年價格紅木家具價格又迅速回升。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游資的撤離,正迅速飆升的紅木家具價格,驟然暴跌。各種對市場的擔憂也接踵而至。
在荔灣區(qū)花地灣,廣州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中的紅木家具店人來人往,購買客戶絲毫沒有受到“暴跌”傳聞的影響。奇異紫檀館的銷售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市場上并沒有傳聞中的紅木家具暴跌的現象,反而一直處在穩(wěn)步上升當中,像他們店在番禹那邊的分店的生意就一直很好。
一位前來逛店的廣州天盛裝飾的年輕老板黃丹雁告訴記者,辦公室想添置一套比較上檔次的家具,就來這邊看看。逛店中,他對一套標價為29萬元的越南黃花梨的皇宮椅表示十分滿意。
上述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來買紅木家具的一般都是“家底比較厚”的有錢人,有的或是在廣東做生意賺了錢,有的可能是家境比較好,他們購買的目的除了通脹因素外,很大一個原因是喜歡,比如像她的老板,“從小在木頭堆里長大”,既喜歡又在行。
調查紅木家具“一年漲三倍以上”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fā)現,紅木家具價格依然“堅挺”:9件套酸枝木座椅上的標簽價格依然高達81萬元,并沒有降價的跡象。一組酸枝木7件套(含6椅1桌)售價在3萬元至4萬元。一條小葉紫檀的長凳,標價也達到4.5萬元。
奇異紫檀館的銷售人員指著越南黃花梨的皇宮椅告訴本報記者,一年前的價格大概是9萬元左右,現在標價已達到29萬元,價格“上漲了三倍多”。記者了解到,印度小葉紫檀、越南黃花梨的價格不菲,而老撾的大紅酸枝則相對便宜一些,但價格也遠高于國內生產的普通木質家具。
廣東收藏家協會會員陳銳華告訴本報記者,最貴的是海南黃花梨,一套中堂價格達到幾百萬,堪稱“價比黃金”,而且市場上還不是特別多。目前來說,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響,海南黃花梨的新品幾乎沒有,市場上出現的幾乎都是成品的“倒賣”。
不過,也有一兩個例外,非洲梨花在價格上稍有下滑。據了解,非洲梨花原材料價格2009年底的價格是4000元/立方米,現在為3800元左右。業(yè)內人士指出,非洲梨花會散發(fā)一股酸臭味,后期難以驅除,所以市場呈現萎縮趨勢。降價的根本原因是之前價格炒得太高,滋長了不少泡沫,目前價格的回調屬于理性回歸。
廣州沙龍家具有限公司陳少萍表示,好的黃花梨因為它的獨一無二性,因而具有收藏的價值,但非洲的紅檀木一般來說非常耐用,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容易打理,也有一定的保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使用價值,目前價格有所穩(wěn)定。
預測后市“仍有上升空間”
據了解,紅木家具價格上揚的原因主要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短缺,導致反映到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此外,全國各地涌現的買家也讓市場承受價格上揚的壓力。
黃丹雁向本報記者透露,紅木家具出現暴漲的現象,是因為國家對珍貴樹木的砍伐控制得越來越嚴,而隨著千年老樹資源的越來越少,用于制作家具的上游原材料也越來越少。
據了解,從年初到現在,紅木家具的原材料一直處于上漲,部分原材料如紅酸枝、紫檀等漲幅已達33%,紫檀原料價格則超過2007年的最高峰,每噸漲到平均八九十萬元。黃花梨在夏天時的價格是每噸150萬元左右,但現在已經翻了一番,達到每噸三四百萬元。有市場人士預測,明年年初仍會繼續(xù)上漲。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也發(fā)現,老撾大紅酸枝十厘米到二十厘米每噸5萬元左右,二十厘米至三十厘米每噸6萬至9萬元之間,而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則要12萬至16萬元每噸。其他紅木原料也出現了上漲情況,巴西花梨木大板現在每立方米2.5萬元左右,而去年2萬元左右。
廣東中山一位叫鄭凱珊的業(yè)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社會上主要是“閑錢”多了,同時人們也講求品味與質量,而紅木家具無疑是符合像諸多投資者、炒家、消費者多方角色的一種產品,它既有傳統(tǒng)家具的實用性,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像傳統(tǒng)家具那么容易貶值,而且還產生保值增值的作用,因此,購買紅木家具的資金還是很多。
更多的紅木家具業(yè)內人士認為,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部分原材料還出現了稀缺,成本壓力之下,紅木家具價格出現下跌的可能性較小。年底至明年年初,紅木家具價格仍會繼續(xù)上漲。
■提醒
紅木家具投資誤區(qū)
誤區(qū)一:紅木都有收藏的價值
答:所謂紅木主要包括五屬八類,分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八類則是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其中以海南黃花梨為最上等的材料,十分稀少。
部分市民在選購中家具時容易過分迷信紅木,只看重材料的稀缺性而忽視制作工藝,認為只要是紅木制作的家具就都有收藏價值,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玉不琢,不成器?!奔t木家具也是一樣,精品紅木家具講究“形、材、藝”,工藝和造型決定著紅木家具的收藏價值,市場上同樣一件家具價格可能相差百倍。精品紅木家具制作講究“一木一器,一人一器”。采用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傳統(tǒng)工藝,不用任何鐵釘和膠粘劑,從而制作出精品的紅木家具。
誤區(qū)二:追求“十檀九空”
答:“十檀九空”原意指大凡紫檀木材基本都是空心的,出材率極低。與此相對應的是稍微大一點的紫檀家具的價格就會出奇地高。
然而這句話未必正確。在紫檀使用的歷史上,確實存在用的紫檀圓材多數是空心的時期,這些紫檀幾乎都是被稱為“牛毛紋紫檀”的品種,清代宮中的紫檀家具大多數是這種制作的。
但即使是牛毛紋紫檀,也有許多不空的例子。故宮博物院有不少大的桌案,用料厚而長,有的案長在3米以上,這樣的家具所用的材料不可能是空心的,上海博物館中陳列的紫檀家具有許多大件也如此。
紫檀據說有十多個品種,在中國能見到的大約三四種。幾年前,當代首批從海外進口的大量紫檀幾乎沒有空心,樹干都是直的,與“十檀九空”的評價相去太遠,但故宮博物院專家經過反復比較,終于確認這種紫檀和明代宮中留下的幾件紫檀家具的材料屬于同一種木材。
誤區(qū)三:鬼臉是海南黃花梨家具的唯一評判標準
許多入門的家具收藏者,在辨識海南黃花梨家具的時候,常常把材質外表上有沒有鬼臉、鬼臉的數目多不多,當作評判家具好壞真假的主要指標。這一方法不能說是完全錯誤,但卻以偏概全。
在海南島西部生長出的黃花梨,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險惡,成才樹木至少要三四百年,有的甚至在五百年以上,而且成材率十分低。而軀干不規(guī)則,樹干與樹結多變,也容易形成黃花梨鬼臉,但這種海南黃花梨很難制成大型家具,因而在很多小型的家具上,更容易看到更多鬼臉。
而有些生長在海島東部平緩地區(qū)的黃花梨則相對挺直,軀干直徑也更粗,成材率也要高一些,一些大器物家具,比如羅漢床、頂箱柜等,多是采用這種海南黃花梨制作而成,它們表面的鬼臉非常少,而是以波浪水紋為其主要的紋飾,顏色也要淺一些。
因而,在辨別海南黃花梨家具時,鬼臉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