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民博經營難 源于社會責任考慮的少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7-19]
馬未都
7月17日上午,觀復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館長馬未都在展覽現場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笑言,在菽莊花園里放不下大型展覽,只能做快餐文化式的專題展。
“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東西吸引人,有講究。”馬未都說,在旅游景區(qū)不適合放大型展覽,因為游客游覽往往是走馬觀花,而且菽莊花園里的展館空間有限?!傲硪环矫妫F在游客的需求也發(fā)生轉變,他們希望在旅游中獲得知識和營養(yǎng)。在未來的某一天,人文景觀的重要性,或許會超過了自然景觀。”因此,馬未都在觀復博物館廈門館內策辦的展覽,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快餐文化式”的展覽,數量不多,質量很高,力求讓游客能看得懂、有興趣、易理解。
自2005年以來,觀復博物館廈門館已經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從去年開始,每天都有三四千人到館內參觀。國內許多私人或民辦博物館舉步維艱,而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在杭州、廈門和哈爾濱三地都開了分館。
“后面再開幾個博物館,關鍵看我能活多少年?!瘪R未都認為,民間博物館之所以活得艱難,主要是“他們沒有考慮社會責任?!?br/>
“對待藝術品,請更關注它本身蘊含的文化的樂趣,而不是它值多少錢。”馬未都強調,初入古玩收藏這一行,不要太急躁,要多看書,因為這是個風險極大,誘惑極大的行業(y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