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7萬元的蘇軾《功甫帖》
9月19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蘇軾的估價30萬美元的書法《功甫帖》經過70輪激烈競爭,最終以822.9萬美元(約合5037萬元人民幣)成交,而買下這件作品的則是中國收藏家劉益謙。這么高的價格買下了蘇軾的9個字,相當于一個字超過了500萬人民幣。相信很多人都佩服買家的氣魄,但劉益謙在接受采訪時卻談到,以5000多萬買下這件作品實際上是低于他的預期的。而這件作品的購買,是劉益謙為了龍美術館浦西館的開館展增添的又一件重量級展品,為了這個開幕展,他在拍場顯然加大了宋元書畫的購買力度。
加大了宋元書畫收購力度
在上海第一財經頻道的《投資藝術》節(jié)目里,劉益謙談到了買這件作品的前前后后。劉益謙說,幾個月前就知道有這件東西了,特別激動,蘇東坡影響我們的不僅僅是他的藝術,還有他這個人所代表的一種中國文人的精神。所以,買到這件東西,自己確實是比較高興的,那天買的時候,又是中秋之夜,最后花5000多萬買下,是遠遠低于他的預期的。
劉益謙在古代書畫收藏上已經頗有建樹,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宋人《瑞應圖》等都是國寶級藏品。因為今年年底的龍美術館的浦西館即將開館,而且在開館展上將會有“宋元書畫展”的重頭戲,所以今年劉益謙加大了古代書畫,特別是宋元書畫的收購力度。對于宋元書畫這幾年的市場表現(xiàn),劉益謙最有發(fā)言權。
劉益謙說,經歷市場這么多年,有時候買東西,是會從市場的角度去考慮,但有時候,也會從傳承和文物的角度去進行收藏,他認為從收藏中國古典書畫來說,宋元是最高境界了。宋元書畫市場,總體來說,東西是相當稀少的,其次是價格波動性很大,一件大家都公認的東西出來了,有的時候,大家會爭搶得特別厲害,比如今年春拍的時候,他在拍場買兩張元朝和尚的書法,其中一張現(xiàn)場從1000萬開始,另外一個買家就和他爭,兩個人都喜歡,爭到最后,對方出到了2420萬,他就放手了,對方買走了。第二件是覺隱的,他花了900多萬買的,所以,并不是有一個市場的比較,有時候是看現(xiàn)場的情況,但價格大家都能看懂。宋元的東西是最經得起市場考驗的。
海外回流,關稅是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
依據相關規(guī)定,進口藝術品要征收6%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這意味5000多萬買下的蘇軾《功甫帖》,需要額外付出1200萬元才能把作品帶回國內。對此,劉益謙說,中國藝術品這么多年散落在海外,現(xiàn)在中國人有錢了,到海外把好的東西買回來,無論是站在個人的角度,還是站在中國人的角度,我都希望國家對此進行鼓勵,不但是政策上的鼓勵,甚至在物質上都應該進行鼓勵。因為這么多年,很少看到一級政府出面去海外把國家文物買回來,文物的回流主要靠的是民間力量,中國的文物能夠流傳下來,比如蘇東坡的一件作品,流傳下來一千年,靠的還是民間把他流傳下來。
對于這件作品是否能夠獲得優(yōu)惠的回流政策,劉益謙提到,目前上海政府很重視這件作品的回流,市長也批了字,在協(xié)調,但目前可能在海關因為政策上的原因,短時間內也很難突破。
如果不能順利回流,要在國內展出這件作品只能通過“繞道”方式,即先將《功甫帖》運到中國香港,然后再以“借展”的方式到國內的美術館展出。
關于蘇軾的《功甫帖》
《功甫帖》分兩行書有9字“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是蘇軾寫給好友郭功甫的告別信,字數(shù)雖少,但是一氣呵成,用筆沉著、粗獷有力,富于神采。因此,這件《功甫帖》曾被多次錄入中國藝術領域中最為權威的各類典籍之中,清代書畫名家翁方綱曾將其稱之為“天賜的書法精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