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熱情勝于個人喜好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3-11-11]
11月14日至17日,2013(第十七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作為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的壓軸展會于世貿商城登場。來自美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韓國等15個國家的143家畫廊,將帶來數(shù)千件藝術品。其中,由韓國藝術家樸善基創(chuàng)作的群雕《遠大前程》被推選為主題雕塑;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梵高和奧地利表現(xiàn)主義畫家席勒的作品將首次亮相;“藝術歐羅巴主題展”將展示有百余年歷史的歐洲巴比松畫派代表作……
17年來,這個藝術交流的平臺在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令人關注的社會效益。然而,藝術市場業(yè)內人士提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培育人們的藝術品消費習慣、構建成熟的藝術市場,仍有漫漫長路。
投資熱情勝于個人喜好
“藝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佳作的博物館,更應為市場買賣雙方搭建交易平臺,并通過商品經(jīng)濟與藝術審美的有機結合,提升大眾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敝袊囆g研究院博士、藝術評論家武洪濱說??上В瑥纳虾K嚥?7年間折射的風向來看,我國的藝術市場盡管在不斷成長,但相比發(fā)展了百余年的西方,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尤其是,人們的藝術品消費習慣尚未形成。
一位參展上海藝博會的畫廊老板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我們這買畫的人投資的居多,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總是"這幅畫明年會不會漲"、"哪位畫家升值潛力大",而個人喜好似乎不怎么重要?!边@讓他有些哭笑不得。更熱鬧的藝術品投資出現(xiàn)在拍賣場上,一幫“不差錢”的富人競相豪舉,動輒將拍品的價格推到成百上千萬元甚至是過億元。這像是一場場金錢游戲,與藝術關系已經(jīng)不大了。
上海藝博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顧之驊說,藝術品消費不同于藝術品投資,不在于買了多貴的藝術品,而在于對某件藝術品付出的感情。
穩(wěn)固購藏群體更為重要
據(jù)顧之驊介紹,在西方,藝術品最基本、最常見的消費,往往是由于家居裝潢或裝飾時的“補墻”行為而發(fā)生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聯(lián),而不是所謂的單純的投資行為。所謂“補墻”,指的是人們?yōu)樽约铱蛷d面對電視正上方的主墻面或是商務樓辦公室墻壁的空白處購置藝術畫幅,用以裝飾墻面,營造藝術氛圍。到任何一個歐美中產(chǎn)階級家庭做客,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居室的墻面上不是空的,而是掛有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
這一習慣其實也是培養(yǎng)一位收藏家的重要第一步。美國克拉克藝術館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斯特林·克拉克起初購買藝術品的沖動就來源于“補墻”—他在巴黎的新居實在太大,客廳足足可以掛12幅畫。
也有人認為,家中所掛的藝術品能夠直接影響到家中第二代的審美觀點和文化素養(yǎng)。穩(wěn)固購藏群體比純粹將藝術品賣出更重要。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