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典書畫展開幕 盡顯大漠蒼茫壯闊之美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12-16]
北京12月13日電 “馬文典中國書畫精品展” 日前在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舉行了開幕儀式。本次展覽展出畫家馬文典的近80幅作品,全面反映馬文典多年來從事繪畫的藝術成就,展覽將一直持續(xù)到12月15日。
本次展覽由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xié)會版權專業(yè)委員會、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國文經信(北京)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華天雪,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xié)會版權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洋,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館長吳華,收藏家林兆瑞,導演習辛,影視演員習雪、李元博,《人民日報》張東聲,傳世拍賣總裁黃宇杰,香港A8新媒體集團副總裁呂彬,泛海建設集團副總裁陳家華等近百名嘉賓參加了開幕儀式。
馬文典先生全面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tǒng)筆墨技法,創(chuàng)新了沙漠和胡楊繪畫技法。作為大漠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他花費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苦苦探尋,開辟了中國畫的全新表現(xiàn)領域,創(chuàng)造了八面出鋒的筆墨技法和別具特色的“風凌體”書法。他的大漠畫作,既有傳統(tǒng)的筆精墨妙,又有雄渾陽剛的時代風神和深邃沉靜的情感內涵;以其獨具的哲思明辨,精準地表達出西部大漠的博大、神圣、蒼涼之美。同時他更將對生活的熱愛、內心的溫情付投射在對花、鳥、蟲、魚、駿馬等的描繪之中。
馬文典創(chuàng)作的《胡楊禮贊》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并有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1994年,24歲的馬文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成為了豈今為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的年紀最小的藝術家。一年后,正意氣風發(fā)行進在職業(yè)畫家道路上的馬文典,在去山東采風的途中遭遇重大車禍,幸運的是,他是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磨難平復之后,馬文典體會到的是云淡風輕的人生境界,收獲了寶貴的財富。
畫家馬文典以獨特的生命感受,對闊大壯美的景物做出新詮釋,為當代中國畫壇貢獻了一種新的審美范式。在他的筆下,展現(xiàn)的多數(shù)是胡楊、駱駝和沙漠。胡楊“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其精神意志頑強、堅韌;至于駱駝,馬文典曾贊“不為名利不為情,悠然自得大漠行,風沙醒思酬天地,留得傲骨拓新程”,其隱忍、豪邁的風骨顯而易見;沙漠則充滿荒涼、廣袤、蒼茫的意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