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樓”油畫見證老人艱辛藏畫史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2-03-21]
近兩百幅“雨夜樓”中國早期珍貴油畫的面世,在中國美術界一石激起千層浪。然而,在這些攝人心魄、豐富傳神的油畫瑰寶的背后,卻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藏畫史。
近日,油畫的主人和相關知情人士分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獨家專訪。
這批油畫的主人是一位年已八旬的耄耋老人,自號“雨夜樓”齋主。收藏油畫,是老人早年的一個愛好。負責這批油畫的清理和修復工作的原浙江博物館文物部主任李柏霖介紹說,老人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老油畫的。當時,中國美術界盛行的是清一色的中國畫,油畫是很不值錢的東西。老人的愛好,在當時很不合時宜。為了成全自己的心愿和喜好,老人當時曾拿家藏的吳昌碩、任伯年甚至張大千的畫去交換別人油畫,一時被大家視為“傻子”。然而,他的執(zhí)著和古怪的愛好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憑借較好的家境及收藏交流圈,老人獲得了大量在當時并不為人重視的中國早期油畫,并在收藏圈內(nèi)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
老人的收藏歷經(jīng)了40余年,多數(shù)作品來自那個特殊的年代。這位化名洪強的老人回憶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中,中國油畫首當其沖,被當成“四舊”掃地出門。當時,畫家林風眠曾經(jīng)為了免受污辱,一夜之間將自己的畢生之作泡入浴缸,沖入抽水馬桶。“林風眠是我最喜歡的油畫家”,老人說,這件事件讓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保存好林風眠的作品?!?br/> 老人的執(zhí)著和膽略讓許多一些油畫收藏愛好者和油畫家為之感動,于是,在被抄家之前,他們不計代價地將自己的作品和收藏慷慨相贈?!盀榱耸故詹氐挠彤嬏映鼋匐y,我常常在風雨交加、行人稀少的夜晚,成捆成包地將收集來的畫作運回農(nóng)村老家?!崩先嘶貞浀?。這段辛酸的記憶,由此成為“雨夜樓”名字的由來。
時間慢慢地流淌過了幾十年,油畫和這段歷史也漸漸地被雪藏到了人們記憶的深處,直到今天才又被重新提起。當包裹了幾十年的發(fā)黃報紙被輕輕地打開,當一幅幅油畫在拭去塵土后露出它依舊鮮明流暢的油彩時,老人的臉上流露出萬千的感慨和激動。
新華網(wǎng)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