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家屬再捐中國國家博物館84件書畫等作品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4-08-26]
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今天是20世紀中國著名畫家石魯去世32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25日舉辦了“石魯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聘任、石魯作品捐贈(第二批)暨《石魯全集》編輯出版工程啟動儀式,以紀念這位為20世紀中國藝術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藝術家。
石魯是我國20世紀最杰出的藝術大師之一。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與趙望云一同創(chuàng)立“長安畫派”。他一生筆耕不輟,為國家留下了以《轉戰(zhàn)陜北》、《延河飲馬》和《山區(qū)修梯田》等為代表的諸多作品。
25日,石魯家屬正式將第二批作品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其中包括書畫84件,寫生稿3套(58張)。書畫作品涵蓋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各個創(chuàng)作階段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藝術家巨作《東渡》的草稿和題詩習作;石魯在60年代末的許多抽象洗練的人物作品,能在其常寧宮療養(yǎng)時的寫生稿中找到對應的寫生。
此前的2012年8月,石魯夫人閔力生及子女決定分批將珍藏的先生作品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批捐贈的151件作品涵蓋了先生從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各個創(chuàng)作階段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石魯存世作品中除《轉戰(zhàn)陜北》以外最大的一幅作品《山區(qū)修梯田》(245×108.5cm)。
為了對石魯及其藝術進行系統(tǒng)、深入和長期的整理、研究,國家博物館于2012年9月成立“石魯藝術研究中心”,由國家博物館呂章申館長擔任中心主任,陳履生副館長擔任副主任,開始了前期的籌備工作,并聘請了第一批特聘研究員27人,其中有邵大箴、李樹聲、郎紹君、劉曦林等藝術史論家和石魯家屬石果、石丹和石迦等。
據(jù)悉,“石魯藝術研究中心”是國家博物館設立的第一個專門研究20世紀著名美術家的研究機構。該中心于2013年開始籌備與人民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石魯全集》。這將是第一套經(jīng)過扎實的學術研究和豐厚的成果積累,系統(tǒng)反映石魯藝術成就,包含有石魯全部重要作品的最大規(guī)模的藝術全集。預計將在2016年12月出版。
此外,中國國家博物館曾于今年3月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舉辦了“革命的藝術,藝術的革命——石魯藝術展”,展品幾乎涵蓋了石魯整個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的各類作品,在新西蘭引起極大的轟動。(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