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12月27日電 (見習記者 謝盼盼)27日,首屆中國收藏·鑒定·市場·拍賣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中贏生命方舟尊享館舉行,本次論壇策劃者,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鑒定研究中心主任陳振濂認為,書畫文物鑒定從金字塔尖上走下“神壇”,是民間收藏交易活動的價值保障,但目前鑒定收藏的行業(yè)秩序還欠規(guī)范,規(guī)范市場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藝術品交易熱在國內逐漸升溫,大師書畫作品及古玩玉器動輒就能拍出上千萬價格,經濟利益驅使下的造假行為也隨之猖獗起來。
陳振濂從事書畫鑒定活動,已有近20年時間。對于文物造假,他很有感觸,“有時去幾個拍賣會展覽會走走,發(fā)現全場拍品中贗品占到50%以上,恐怕更多的主辦方是知假賣假?!?br/>
分析原因,陳振濂認為,這是由于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整體意義上的誠信缺失與信用度不高,使得“作偽”不再是一件令人羞恥之事,反倒因為能迅速牟利致富而成為“笑貧不笑娼”中“不笑”的典范。
如此一來,他提到了文物鑒定的重要性,并表示,如今隨市場的發(fā)展,把原本是“寶塔尖”上的書畫文物鑒定工作推到大眾化的前臺,而大批書畫上市交易并與財富直接掛鉤,使得鑒定真?zhèn)蔚墓ぷ鞒蔀橐豁棥盎A作業(yè)”。
對此,此次論壇邀請到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西泠印社等專家學者,直面目前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方向,專家從當代書畫鑒定收藏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包括鑒定行業(yè)缺乏公信力問題、傳統(tǒng)書畫鑒定收藏方法如何面對日益復雜的作偽問題等展開討論。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鑒定專家單國霖認為,對于文物鑒定,還需要發(fā)揮政府的作用,他建議政府可建立一個文物專家?guī)?,并借鑒國外拍賣方式,對于高檔的拍品,政府可進行監(jiān)管,從而促進中國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規(guī)范化。
陳振濂認為,目前鑒定收藏的行業(yè)秩序還欠規(guī)范,相關行業(yè)規(guī)則不夠成熟,介入市場交易的書畫鑒定行為往往為市場經濟利益所驅動,從而使真?zhèn)谓Y論的判斷缺乏公信力,這是中國書畫鑒定行業(yè)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規(guī)范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記者了解到,成立于2005年的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鑒定研究中心,正是將傳統(tǒng)鑒定方法與高科技與藝術人文有機結合的新構思,希望在書畫鑒定上有突破,在論壇現場還舉行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鑒定研究中心活動基地授牌儀式。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鑒定研究中心將在中贏生命方舟尊享館設立基地,經常性開展學術活動。(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