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順華與他的陶瓷收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2-04-16]
能認識顏順華是一種機緣,特別是眼觀手觸他那琳瑯滿目、價值連城的陶瓷藏品之后感覺猶深。
在廣西收藏界不認識顏順華的人可謂少之又少,五十六歲的他看上去顯得平實謙遜?!改憧催@個菊瓣碟,那花瓣紋路是由紅釉經燒制后自然流淌而成,前人的陶藝多麼巧奪天工,后人模仿也仿不出來。」顏順華三句話不離陶瓷。
顏順華每周都要去一兩次古舊市場,他亦常與收藏界的朋友下廣州、上昆明,意在「掘寶」,他的每件藏品背后都凝聚著艱辛的汗水,因而他收藏的珍品亦不少,如明洪武的青花湖石四季花卉紋折圓盤、雍正琺瑯彩碗、乾隆祭紅菊瓣碟、民國珠山八友瓷畫等,而那個元代青花鳳紋扁壺更令他聲名大噪(此壺曾上一九七三年特種郵票,屬國家一級文物)。
與古瓷打交道久了顏順華有許多心得,他認為古瓷有很多是后朝模仿前朝的作品,陶瓷藝人崇尚前朝的陶藝風格,但他們制作時不存在謀利心態(tài),而現代人的仿制品則以謀利為原則,這種狀態(tài)下做出來的東西就是贗品,而贗品可經過多種方法鑒別出來。回應當年初涉收藏市場時,由於經驗不足,他也上當買過贗品,「現在我購置收藏方面的書籍已逾上萬元,收藏瓷器是一門學問,我研究了十六年哪」。他感嘆道。
如今顏順華已是一個品鑒瓷器的行家里手,他說道:「古瓷要無沖、無裂,不僅要品相好,而且藝術性要強、工藝要精、年代要久遠,除此之外,還要眼觀、手摸、放大鏡看細部及查對資料,什麼東西在我手上過一過,便知是騾是馬?!?br/>
顏順華的古瓷收藏以官窯為主,經專家鑒定,他那幾件國寶級的文物都是到了年代的珍品,而中國收藏家協會的張世安先生則說顏順華的藏品有百分之五十是到代的,不愧為廣西陶瓷精品收藏第一人。
顏對瓷器的酷愛可以說到了非常癡迷的地步,有一次為了將一個瓷瓶弄到手,他竟將家里的兩部電單車拿去作為交換,如今他家里除了一臺電視機以外,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家電了,伴隨著他的是那幾百件「壇壇罐罐」,「兒子出國留學的錢都被我拿來買瓷器了?!诡亷煾悼嘈Φ?。而他的老伴亦從開始時的反對過渡到現在對他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收藏陶瓷,顏順華還收藏田黃石,民間有「一兩田黃十兩金」的俗語,而他就藏有一顆鵝蛋般大的金包銀田黃石,這種產於福建壽山的奇石世界稀少,難怪當年溥儀逃亡時懷里一直揣著乾隆帝的田黃三鏈章呢。
有人笑問顏師傅,可曾想把這些「寶貝」變現為財富?他說:「收藏瓷器實得其樂,我不會賣這些東西的,我今生最大的愿望是到北京去辦一個中國古瓷珍品展。」/劉文華 大公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