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藝術家的青春市場依然成為今年暑期檔的主打,以年輕藝術家為主體的展覽從7月蔓延至8月底。近日,北京的幾大藝術坐標便由青年藝術家的項目占領。包括了清華美院美術館于7月8日開幕的“以你為榮”中國優(yōu)秀藝術研究生作品展;7月11日,798內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地處國貿的時代美術館紛紛開幕了各自的青年藝術家項目等。藝術界的這股青春熱度近五年來一直不減,而今年的熱潮中也出現(xiàn)了新的反思和新的推動。
如何評判優(yōu)秀作品?
各種青年藝術展項目中讓青年藝術家作品更大頻率地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究竟優(yōu)秀的青年藝術家作品的標準如何評判,中央美院副院長蘇新平給出了標準,當然這幾乎也是所有好藝術作品的標準。
難度
好的青年藝術家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思辨難度,語言方式和方法的難度。
獨特性
想法是否獨特,是否具有個人的視角。
能否讓人看到藝術未來的可能性。
未來性
【挑選模式】
策展還是評委海選?
扎推的青年藝術項目不斷涌現(xiàn),各打各的牌。今年老牌項目今日美術館大學生年度提名展迎來了十周年,為此其于本周六也將迎來十周年特別展,分“前”、“后”兩個展覽單元呈現(xiàn)這十年來青年藝術發(fā)展的脈絡及未來。而作為去年才進軍青年藝術領域的時代美術館則以邀請三位策展人、三個藝術機構為支撐,形成三個不同的展覽單元模式切入青年藝術領域,形成了“旋構塔——2015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的規(guī)模。
雖然青年藝術項目眾多,但在選擇作品的模式上往往有兩種形式。一種便是由幾位評委海選出青年藝術家人選,進而將其作品原生態(tài)呈現(xiàn)。而諸如“旋構塔”一展又是另一種模式的代表,強調策展理念?!靶龢嬎闭共哒谷酥粍⒍Y賓便向記者指出,青年藝術項目中由評委來推選是目前常見的模式,但是每個評委都有各自的眼光,當這種評委的眼光聚合在一起的時候也會產生相互抵消。而策展人模式則是其能借助展覽而提出問題。
類似此次劉禮賓、吳洪亮、胡斌三位策展人便提出了“手心體”、“聚合體”、“多酶體”,以期試圖呈現(xiàn)出一個相對清晰的時代青年藝術家群體特征。為何提出這三“體”,吳洪亮稱這是自己近年來觀察青年藝術的一種感受,在一個觀念先行的時代,觀念和動手能力可能分別對應著藝術家的手背和手心,往往外界能看到的都是藝術家的手背(觀念),但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對于手的快感其實很在意,尤其在青年藝術家那兒更是如此,為此便選擇了“手心體”來揭示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的這一狀態(tài)。而在其選擇的耿雪、金釹、宋琨等13位青年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中也是突出了繪畫性。
【資助方式】
獎項背后對藝術有何推動?
每一個青年藝術項目都會設立自己的獎項,而各自對藝術的推動也各有各的模式。不過眾多模式之下,獲獎藝術家的后續(xù)藝術發(fā)展有何推動也成為一大問題在今年被聚焦。
通常藝術獎項的評選對青年藝術家的推動往往體現(xiàn)在獎金以及交流考察等方面。類似已經進行到第五屆的“昌新藝術獎學金”對前三名獲得年度“最具潛力藝術家”稱號的青年藝術家提供赴歐洲為期8天的考察交流機會。然而獲獎青年藝術家后續(xù)的藝術發(fā)展究竟怎樣則經常被忽視。
不過此次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的“兩點之間,沒有直線:胡為一”展覽中,資本則顯示出了后續(xù)推動和關注。
在此次展覽中,青年藝術家胡為一延續(xù)了此前策展的“不毛之地”的思路,希望用新的方式去討論理解青年藝術家的工作狀態(tài),那便是更多地用行動的方式,而不是局限于美術館、藝術機構內。這是胡為一2014年獲得華宇青年獎后以全新力作再度出現(xiàn)在藝術圈內。而這一亮相的背后推手則依然是華宇青年獎。與一般獎項不同的是,評獎并不是終點,其還會推出青年獎藝術家支持計劃,此次胡為一個展便是該獎項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一次資本與學術的合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