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精品拍場走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7-20]
在近兩年的書畫拍賣市場上,書法精品受到市場追捧,像在今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 其中傅山楷書《金剛經》冊,成交價1782.5萬;文征明楷書《楚辭》精品冊,成交價1495萬元;而鄭孝胥為吳昌碩作十言聯(lián),以5萬元起拍,場內直接報 價50萬,最終以241.5萬成交(見圖)。仔細分析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具有許多亮點。
傅山楷書《金剛經》冊是傅山順治十二年 在獄中手書金剛經,經后有長跋數(shù)開,提及在獄中磨難滿滿,借抄經而入佛域,祈福超脫。原作存有清初原裝裱及黃綾函套,巾箱本古雅可愛。傅山于順治十年在山 西、河南一帶策劃反清復明的活動,結果于起義前被捕。關于傅山獄中的材料很少,可以知道的是他無疑受到了嚴刑逼訊。傅山書寫《金剛經》時,正處于生死危難 關頭。在書寫佛經時,所激發(fā)出來的對大乘佛教教義的領悟,最終挽救了他的生命和心靈。
文征明《楷書楚辭精品冊》展示了明代小楷的巔峰, 文徵明高齡時仍寫蠅頭小楷,《楚辭精品冊》可視為文徵明小楷代表之作。因其在反映文征明小楷風格的樣式與閑居的心境上,具有著典范而特別的意義,可謂彌足 珍貴。此小楷冊尚存明代舊錦面板裝裱,流傳有序,迭經名人鑒藏。當代鑒賞家啟功與劉作籌曾為之鑒定。自清代康熙、乾隆以來宮廷對于趙孟頫\、董其昌、文征 明的偏愛,使得傳世文征明小楷的代表作大多出于公藏機構,相對而言,民間流傳文征明的小楷作品,則稀若星鳳、難得一見。
自古以來,書畫 同源。但是在拍賣市場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書法的作品卻難以與繪畫相比,更有“好字不如爛畫”的說法。特別是自2014年秋拍以來,一批重要的精品力 作得到了藏家的追捧,像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推出的清代伊秉綬的隸書橫幅《遂性草堂》估價僅有80萬元,成交價最終高達2300萬元;北京匡時推出的王 鐸1646年作《草書自作詩》以1322.5萬元成交。這也大大刺激的藏家紛紛釋出自己的珍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