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活字印譜技藝傳承人張振芳:祖宗的東西會傳下去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6-08-26]
盛夏季節(jié),記者走進位于致嶺腳下的進賢縣白圩鄉(xiāng)致嶺張家村,拜訪慕名已久的木版活字印譜技藝傳承人張振芳。
走進張振芳家木質的老房子。堂屋、房間,到處都碼滿了一個個字盒子。張振芳說,這就是印譜用的字模。“白圩木版活字印譜技藝,一般每套木雕字模單字在3000左右?!闭f起這些字模,張振芳如數家珍。
木版活字印譜,從明代開始在江西盛行,撫州地區(qū)尤為突出?!芭R川才子金溪書”,夸贊的就是舊時撫州地區(qū)的耕讀文化與活字木版印刷技藝。位于昌撫交界處的白圩鄉(xiāng),較好地保存了完整的木版活字印譜技藝。
張振芳家上下五代譜師中,其祖父張定勝少年讀私塾,有一定文化基礎,對刻字、雕像、印譜、裝訂等各道工序都很精通,在南昌、撫州、吉安、宜春、贛州,福建三明、龍巖、邵武一帶的譜牒界比較有名。
白圩木版活字印譜技藝所有的工序,張振芳都非常拿手。即便雕刻字模和祖宗先賢畫像,張振芳亦可操刀若筆,揮灑自如,成像(字)皆纖毫畢現,惟妙惟肖。張家現存20多萬字的字模印子,上百塊雕像,全部出自于張振芳的祖父之手。后來缺失或增添的七八萬個字模印子與幾十塊雕像,由張振芳斷斷續(xù)續(xù)補上。因為雕字(像)用材全部是梨木,質地堅硬平滑,加上祖孫技藝一脈相承,雖經歷百年卻異曲同工、渾然一體,可謂舊新難辨?!白帜5窨淌腔A,檢字排版是關鍵。”張振芳介紹說,“要在160多個字盤、上萬個字模中迅速準確地找出所需的字,需要多年的積累和實踐?!睆堈穹祭玫氖菑埣易嫔献V師自創(chuàng)的檢字口訣,如“君王立殿堂,朝輔盡純良,庶民如律禮,平大凈封張”等一百五十八字的檢字口訣。每每檢字排版時,張振芳能同時利用幾套口訣,在上百個字模拼盤中來回游動,右手像雞啄米似地在幾萬個字模中檢字歸版,讓觀者目不暇接。
白圩木雕活字印譜傳承了中國五千年漢字文明,集傳統語言文化、熟練的手工藝技巧于一體,歷經數百年的發(fā)展、演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非物質文化瑰寶,具有強烈的歷史色彩和欣賞價值?!拔乙木褪沁@種傳統的味道,不管人家怎么變,我一定會堅持一個字一個字刻,一版一版排,一張紙一張紙印。我相信,祖宗的東西一定會傳下去?!睆堈穹紙远ǖ卣f。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