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12月9日電(記者趙博)臺灣歷史博物館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耗時一年完成49件館藏常玉畫作的修復工作,這批畫作據估市價約50億元新臺幣。
旅法華裔畫家常玉的畫作是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常客”。這位身世坎坷的畫家1901年在四川南充出生,1921年前往法國學畫,1966年終老巴黎。他以東方水墨寫意流暢的書法線條融合西方“野獸派”的簡潔強烈特色,獨創(chuàng)頗具辨識度的繪畫風格,一度與徐悲鴻、林風眠等齊名。
史博館藏有常玉晚期油畫49件、素描3件。這批畫作曾塵封臺教育部門倉庫多年,狀況堪虞。今年適逢常玉逝世50周年,他們組織人力對其中的49件油畫進行了全面修復,包括科學檢測、修復、裱框作業(yè)及紀錄片拍攝等。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菊》《雙人像》《望月》《鳥與蛇》等4件修復后畫作正在館內展出。旁附介紹包括用紫外線拍攝檢測出的重復補筆、修復補色痕跡,用紅外線反射攝影檢測出的繪畫材料分布,以及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檢測出的顏料涂層元素構成等內容,頗具科普意義。
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介紹說,全部修復畫作將在明年3月的“常玉特展”上與公眾見面。屆時除了館藏,將借來民間收藏及海外館藏畫作共同展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