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恒巴特·鄧哈孜)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第一版“猴票”從1980年發(fā)行時8分錢一枚,漲到如今12000元一枚,足足漲了15萬倍。幾十年過去了,有些錯過機會的愛好者,依舊在尋找著“下一只猴票”。
有人利用這樣的心理,將發(fā)行量極大的普通郵票也納入市場,通過某些地方現貨交易中心,冠上郵幣卡“電子盤”的名號,如同買股票一樣買郵票,隨后再向不熟悉集郵的投資者保證,買了它就能賺大錢。在稍微嘗到些甜頭后,這些郵票的價格立刻跳水,變得一文不值,讓投資者蒙受損失。沒有收藏價值的普通郵票,怎么突然走上了投資市場?
今年3月,家住上海的趙女士和王女士在朋友介紹下,通過互聯網在內蒙古弘山藝術品交易中心開戶購買了一只叫“普30防止大氣污染”的郵票電子盤。雖然購買了郵票,但趙女士也承認,她們的目的是投資,連郵票長什么樣也沒見過:
記者:這是一張郵票還是一套郵票?
王女士:我們壓根不知道,只知道是郵票。
記者:買漲買跌?
王女士:類似像股票,會買漲買跌,他們剛開始時說這是保本收益的活動。
內蒙古弘山藝術品交易中心下屬的會員單位向趙女士她們承諾,一個月能漲70%,且只漲不跌,會員單位還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紅盤計劃”。趙女士介紹,“他說到后面會增加門檻,收益會越來越低,越早加入收益會越高,當時我們就進去了?!?br/> 所謂的“紅盤計劃”還沒持續(xù)到一個月,趙女士突然發(fā)現手里的郵票跌停了,想要拋售卻被代理商告知一定要繼續(xù)持有,他們還能把盤“拉起來”,結果這只郵票一路下跌,趙女士等人的投資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趙女士說,“到3月29日早上那些票跌停了,我們很恐慌,很多人去賣,但上面的莊家和代理商和我們說不要著急,他們會去想辦法,再下來只許買,不許賣。他們上面不批,我們就賣不出去?!本瓦@樣,所有人的錢都砸手里了。
同樣在上海,吳阿姨和妹妹通過朋友介紹,在安徽安貴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現貨市場,進行了“成都81年糧票”的電子盤交易,在上海芹鑄網絡公司交易員的介紹和指導下,她們在71元的高位買入,隨后,“成都81年糧票”跌到了如今的2塊錢:
記者:發(fā)現跌了為什么不賣?
阿姨:他說會漲到2千塊,他叫我們持倉,保證我們一倍的利潤。
記者:誰保證你們?
阿姨:芹鑄公司。
這家上海芹鑄公司是安貴現貨市場的“會員單位”之一,它負責將產品“成都81年糧票”在安貴運作上市,一位全程參與運作的“總監(jiān)”臧先生告訴記者,他自己只見到過幾張糧票,但市場上的運作量達100萬張,其中一部分并不流通,而是芹鑄公司交給安貴自己操作的“好處費”。100萬張票百分之十五投發(fā)了會員,百分之十二按歸票的交易平臺,給他的好處費,(芹鑄)公司只有百分之七十五,這里面也就是鎖倉的,在這個時間段是不允許賣的。
臧總說,整個“81年成都糧票”的炒作過程中,先是由幾位“股東”一起出資將價格炒起來,然后再市場上找到其他普通投資者“接盤”,其中安貴公司自己也參與交易,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比如81年的成都糧票,安貴公司早已賺取幾十萬。
不僅僅是在安貴、弘山這兩家交易所,在央廣新聞熱線4008000088的平臺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訴電話絡繹不絕,其內容也是在不同的交易平臺購買了不同名字的郵品,其結果與此類似。
資深媒體人也是集郵愛好者的李俠告訴記者,郵票作為收藏品,有一個市場公認的價值,但如今不少郵幣卡電子盤,讓郵票線上、線下交易額差距極大,甚至同一張郵票在不同的電子盤價格都不一樣?!半娮颖P的郵票市場和現實中的郵票市場的價格目前來說差距很大,每個電子盤上的價格不完全一樣,最高時一個電子盤一版(三輪)虎票能炒到1萬多,現實中也就一千來塊錢,毫無道理。”
資深財經媒體人,錢耳朵CEO周勇告訴記者,一些電子盤并沒有商品的交割,本質上是與投資人的對賭,一些不法商家通過網絡誘使對產品完全不了解的人進行投資,而電子盤的擁有者、會員單位和交易市場,可以輕松控制產品價格的漲跌,從中賺取暴利。“它實際是在和投資者做對賭,投資者如果掙錢,他們就賠錢,他們一定讓投資者賠錢。比如他會發(fā)布假的信息,交易時一旦投資人賣出或者買入,能判出是對的,這時發(fā)現他們交易的軟件會出現問題,讓投資者賠錢,自己能夠掙錢?!?br/> 截止記者發(fā)稿,地處淮南的安貴交易平臺已暫停了全部交易,在本月初該平臺發(fā)布公告稱,由于涉嫌違規(guī),正在被警方調查,工作人員表示,平臺下面的一些會員公司可能涉及到違法行為,期間公安機關正在偵察當中,平臺處于清理整頓的狀態(tài)。
安徽淮南警方在14日發(fā)布消息,破獲了當地一個以投資“郵幣卡”現貨的方式實施詐騙的特大網絡詐騙團伙,警方表示,2016年以來,犯罪嫌疑人依托現貨網絡交易平臺,通過業(yè)務員在QQ群發(fā)布信息,宣傳投資產品的價值會不斷升高,并雇傭操盤手操縱價格走勢以配合講師虛假宣傳,誘騙投資人購買產品并不斷加大投資,價格到達預定高位后,人為操縱拉低價格騙取投資人資金。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調查中。
與此同時,位于內蒙古的弘山商品交易中心稱,依舊可以正常交易郵幣卡。
經查詢,記者發(fā)現安貴交易平臺稱自己得到了淮南市政府的批復,在去年7月還得到了淮南市常務副市長的考察。而弘山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也自稱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化廳的批準,在批準后,這些交易是否得到有效監(jiān)管?從現貨白銀到原油再到郵幣卡,近年來,為何此類問題層出不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