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民發(fā)現千斤古錢幣 經鑒定錢幣為北宋時期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8-04-22]
中國小康網訊 綜合媒體報道 4月18日,河北南和縣,村民在刨挖天花粉時發(fā)現大量古錢幣。村里第一時間上報鎮(zhèn)政府并報警,對現場進行封鎖。被發(fā)現的古錢幣埋藏在一口大缸中。
文物局工作人員初步判定,此次出土的古錢幣是北宋時期的,1千斤左右,具體數據專家鑒定后公布。
宋朝錢幣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后)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后期只是“官用”的標準。
據錢幣收藏家透露,“存世量的大小才是決定古錢幣價值的重要因素,為什么宋朝的錢幣不值錢?因為宋朝的錢幣發(fā)行量太大,流傳至今,其存世量仍舊很大,所以才導致不值錢。在古玩收藏領域,‘物以稀為貴’是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幾乎適用于所有的收藏品。在古代,珍貴的錢幣就是那種存世量很少,很罕見的?!?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