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宋宇晟)持續(xù)發(fā)酵多日的藝術家葉永青涉嫌抄襲30年一事,終于有了進展。
3月7日深夜,四川美術學院發(fā)布聲明稱,高度重視退休教師葉永青個人相關作品涉嫌抄襲事件。
據(jù)悉,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目前正在依規(guī)依紀開展核查工作,“我們將根據(jù)核查進展,及時公布相關情況”。
川美同時表示,學校對學術不端等師德問題堅決采取零容忍的態(tài)度,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涉嫌抄襲30年
2月,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蒂安 希爾文(Chiristian Silvain)通過比利時多家媒體發(fā)聲,稱中國藝術家葉永青“抄襲”其作品,而且“抄襲”的年限還是30年。
在這位比利時藝術家看來,除了自己的名字,否則他和葉永青的作品“根本就是一樣的”。
葉永青隨即對被指抄襲一事做出了回應,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表示,自己正在爭取與這位比利時藝術家取得聯(lián)系,他同時稱克里斯蒂安 希爾文是“對我影響至深的一位藝術家”。
值得注意的是,葉永青在對媒體的回應中,并未明確否認涉嫌抄襲一事。
雖然有人認為此番表態(tài)“輕率、敷衍”,但葉永青也未再就此事發(fā)聲,而網絡上、藝術圈對此事的討論遠未停止。
藝術家的事兒,能算抄嗎?
葉永青涉嫌抄襲事件,首先引起了藝術圈的討論。
有觀點認為,由于藝術家本身并不具備可以與他人截然分割的思想資源和經驗資源,因而“藝術家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早已是一個神話”。
也有文章將藝術領域的挪用與臨摹、山寨并置,加以對比、厘清概念。
一個事實是,此類涉嫌抄襲事件如何處理,至少在中國大陸的當代藝術領域,難見先例。另一方面,“挪用”也確實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這里的“挪用”帶有對前人創(chuàng)作的致敬,更重要的是,新的創(chuàng)作應賦予“被挪用者”新的內涵。
但就葉永青的作品具體來說,我們似乎很難看出這種“挪用”的痕跡。
至于是否抄襲、是否學術不端,這些問題則理應由專業(yè)人士判定。
藏家哭暈在廁所?
藝術判定之外,是真金白銀。
葉永青被指涉嫌抄襲的藝術作品,近年有著不錯的市場成績。
記者通過雅昌藝術網搜索葉永青近年拍賣成交紀錄,其中不乏成交價數(shù)百萬的畫作。
記者所見的最貴的一幅葉永青作品成交價高達667萬元人民幣。而該作已被確認,由上海龍美術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劉益謙買下。
日前,藏家劉益謙也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雖然自己不會退貨,但藝術作品的抄襲比學術論文抄襲的傷害更明顯,因為造成了購買者財富的直接損失。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此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直言,這次事件肯定會對葉永青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xiàn)有所影響?!爸辽僭诙虝r間內,他作品的市場表現(xiàn)是會下滑的?!?br/>
鑒于絕大多數(shù)拍賣行都會和買家簽訂免責條款,中拍協(xié)副秘書長歐樹英指出,除非存在惡意串通損害競買人利益的情況,否則拍賣行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可藏家們是否只能自認倒霉,這則是葉永青涉嫌抄襲事件,留下的另一個待解的問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