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舉行民間工藝與技能大賽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22-08-20]
壤塘8月19日電 (王利文 安源)在四川壤塘的農民工技能大賽服飾縫紉賽區(qū)操作臺前,25歲的藏族小伙巴機雙手捏住藏式襯衫對角,縫紉機的針線似乎“識路”,在布料上輕快游走。18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喜迎二十大·奮進壤巴拉”2022年“壤巴拉文旅”活動民間工藝制作暨農民工技能大賽在壤塘拉開帷幕。
在中壤塘鎮(zhèn)、壤巴拉藏式陶藝傳習所2個賽點,104名勞動者拿出看家“絕活”,比拼唐卡繪畫、藏服縫紉、石墻砌筑、藏式陶藝制作、藏式熏香制作等9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勞動技能項目。除唐卡繪畫和攝影藝術等項目,此次比賽均采取現(xiàn)場實際操作、現(xiàn)場考評的方式進行,評選出一等獎9名,二等獎18名,三等獎27名,并獎勵1000至3000元獎金。
在服飾縫紉賽區(qū),巴機被要求縫紉統(tǒng)一式樣的藏式襯衫,由于不同技法、針跡、線跡、縫線密度和駁頭都會影響到完成情況,選手們細致專注,力爭縫合準確無差,針腳線路密實平整。不一會,一件件精美的藏式襯衫便制作完成。
“因為興趣,我從14歲開始學習服裝制作,希望通過這個機會檢驗自己9年的學習成果?!苯粋€月,巴機利用午休時間為比賽做準備。服飾傳習所的蒙田老師有30余年民族服飾制作經(jīng)驗,她對“畢業(yè)班”的巴機有信心,“技能大賽給了咱們牧區(qū)的孩子提高能力、拓展工作機會的平臺?!泵商锉硎?。
在藏式熏香制作賽區(qū),47歲的馬角瑪?shù)诙螀⒓蛹寄艽筚?。有著幾百年傳承歷史的壤巴拉藏香一度面臨失傳困境,經(jīng)過二十多年對川藏草藥的鉆研和實踐,馬角瑪完整掌握了藏香制作技藝并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0年,他創(chuàng)辦傳習所,將藏香制作理論和技藝傳授周邊民眾?!皡⒓蛹寄艽筚惪梢宰尭嗳肆私獠叵阒谱髁鞒獭⒄故痉沁z文化的契機,希望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馬角瑪坦言,相比于獲得名次,他更期望借此機會讓更多人了解藏香。
近年來,壤塘立足“非遺”優(yōu)勢,以文化人、以文興業(yè),創(chuàng)建了唐卡、藏香等46個非遺傳習所,系統(tǒng)訓練了3000余名農牧民從事非遺生產性保護工作,畫出民族團結“同心圓”。
在石刻工藝賽區(qū),選手們通過陰刻、陽刻、鏤空等多種方式在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材料上鑿刻“壤塘LOGO”,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作品完成度、精美度、傳神度的綜合比拼。石墻砌筑賽區(qū)的選手們則躬身勞作,在石墻砌筑完成情況、砌筑墻體表面整潔度、灰縫厚度和垂直度偏差等細節(jié)上努力……勞動們者用嫻熟的動作、專業(yè)的技能、過硬的本領傳遞壤塘“工匠精神”。
據(jù)了解,本次大賽是壤塘縣“喜迎二十大、奮進壤巴拉”2022年“壤巴拉文旅”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轉化和提高農牧民就業(yè)技能,使民間工藝和農民工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